“我们和企业之间契合度非常高,实现了深度产教融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我们信息学院的发展方向就在这儿,同企业混合师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进行人才培养工作。”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凌永发介绍。
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目前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物联网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广西自治区ICT行业创新协同育人基地、贺州学院“互联网+”农业与环保应用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68人。
|
2015年4月,学校校长吴郭泉与中兴通讯公司副总裁常金芸代表双方签署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协议 |
产教融合 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随着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家启动了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工作,以培养专业性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实践为导向,应用为目的,注重与地方政府、企业互动,以直接参与方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贺州学院积极探索从“新建本科”向“新型大学”转变的目标,路径和方法,2013年起,逐步确定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按照学校转型发展思路,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路子。
为主动适应国家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实施要求,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院建设了信息技术与自动化类专业群。2015年2月,学校与中兴通讯签订了“贺州学院——中兴通讯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合作框架协议”,同年6月签订了《贺州学院——中兴通讯创新基地专业合作运营协议》《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共建协议》,成为首批教育部与中兴通讯共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的30所合作院校之一,2016年先期投入2000多万元对基地以及智慧农业行业应用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中心进行建设,2016年11月发布《贺州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章程》,并成立首届贺州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委员会;12月,学校正式组建成立贺州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学院)实体学院;2017年3月3日学院正式揭牌,这成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基地以“提升学生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和中兴通讯驻贺州学院工程师团队担任师资,共建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两个专业,在ICT行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地方等方面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目前,该学院已搭建了领先于国内其它院校最前端最先进的教学科研实训平台,包括数据通信、光传输、4G无线通信、云计算、三网融合等实训平台;以及智慧农业实训、开发平台,实现“云”“管”“端”体系架设,是学校目前投入资源最大、合作力度最大、融合程度最高的校企合作落地项目,合作专业学生达到700人。“我们力求让学生尽快投入实践,理论同实践相结合,培养符合新时代企业行业用人标准的ICT高级专门人才。”凌永发院长说。
|
我校召开中兴通讯ICT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 |
注重质量 加强内涵式特色发展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秉持“新工科”建设的理性自觉和科学理念,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积极开展本科人才的培养实践和探索,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学院与中兴通讯混合师资,按照“八个共同”要求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价值三位一体”,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全面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院大力加强“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围绕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创新意识,以实践训练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载体、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校企协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思路,以迎接学校审核评估为契机,探索多样化协同育人模式和途径,力争把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两个专业建成同类高校一流,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办成对外合作办学专业。课程建设中融入企业和行业元素,构建基于国际工程教育标准的数字化专业课程资源体系。在应用型课程中全面推行案例式、项目驱动式教学,合理引入企业和科研项目到教学,开发电路分析等10门特色课程和现代光纤通信系统、数据通信和网络等13门企业课程,开设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基础“理论+技能”示范课程,联合撰写实践应用型教材或教学辅导材料;将学生职业素养形成作为学生能力重要一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逐步实现学分折算。
学院充分发挥中兴通讯公司行业优势,与周边区域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大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拓展建设生产性、区域性、综合性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实习就业搭建平台。在实践环节中,积极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促进实验室开放,激励学生积极参加ICT类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大学生“互联网+”大赛、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或参与教师科研,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认证,引入由工信部授权中兴通讯实施的NC认证,目前已有21名学生通过NC认证。共同开展双创教育和学科竞赛活动,由企业导师开设《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工程实践》等创新创业课程。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的研发项目、经营项目有力结合。2015和2017年分别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二等奖;2016年校企双方指导的“超级购物车”项目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选拔赛中荣获银奖。
扎实推进“一课双师”制度,全面提升教师行业应用和创新水平,着力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由中兴通讯公司派驻工程师团队,与学院组成混合师资,共同开展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创新及对外技术服务推广工作;聘请专业相关高级技术人员,承担创新创业课程、课程设计、实训、实习指导和毕业设计教学任务,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重视和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充分利用中兴通讯学院的技术培训资源,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并优化教师考核标准;派出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参与企业项目进修、学习、培训42人次,强化实践技能。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评教和管理创新体系。学院2017级学生实施按类招生打通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权大;部分核心基础课程实现教师挂牌上课,学生自主选课;学生管理试行全程导师制度,创新职业指导和就业制度,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ICT行业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开放企业课程实验室,逐步推进工程师顶岗实习,学生毕业设计可自主带题;推行智慧学习工场管理,逐步改变专业管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制度。教师教学考核实现量化评比,学生评教分数占比50%,设立院长接待日和学生投诉制度。
|
2017年3月,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学院)挂牌成立 |
深化合作 打造产教融合2.0时代
2017年5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指出,智慧学习工场是学校升级的核心基础。在新时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模式,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合作诉求与建设内涵,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思维方式去开展教育现代化实践。
产教融合2.0时代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从依托企业到拥抱企业,注重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时代。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致力于打造智慧学习工厂,为合作专业建设五个体验与运营中心:教育大数据中心、创新创业中心、联合教研中心、专业运营中心、VR实训室。以实现企业课程的线下课堂实现100%的上线率;企业课程的作业、考评答疑全部线上化;整个专业核心课程资源100%线上化;合作专业的行政管理、运营管理及学生管理全部线上化;构建完整的学生学习数据、学生就业数据、专业运营数据;建立和不断丰富数据的展示、分析和预测。
对于未来的发展建设和规划,信息学院将始终坚持“立足贺州,服务区域,面向基层,突出特色”的办学宗旨,秉承“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的办学定位,以培养信息与通信技术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坚定产教融合的工作方向,大力引进人才,提高学校社会区域知名度的同时形成学院整体奋力争先的良好局面,共同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尽力,共同为广西和区域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